【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】推进服务下沉 强化全员育人——建筑工程学院打造多元主体、协同联动育人队伍,深化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08 点击数量:

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践行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育人理念,建筑工程学院全力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。学院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,构建起一支覆盖多元主体、协同联动的育人队伍,进一步发挥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作为重要育人阵地的作用,全力营造安全、文明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打造特色育人品牌。

一、突出党建引领,厚植社区红色基因

学院成立“创青春”学生一站式社区功能型党支部,推行“党建引领 + 社区治理”双轨机制。组织党员教师、辅导员组建先锋服务队,将党团活动室、红色读书角等党建资源深度融入建筑工程之家学生社区,通过开展主题党课、围绕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青春梦.中国梦、文化自信等理论宣讲,开展“书记有约”、“党员进社区”等活动,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和服务,覆盖党员120余人次。党总支书记与团总支书记多次深入社区活动室、楼栋党团活动室,参与组织生活与主题党团日活动,指导党团支部加强自身建设,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,为学生成长注入红色力量。

二、传递暖心关怀,领导垂范深入社区

分管校领导带队走进学生社区,开展走访调研工作,与学生亲切交流,及时体察学情、解答疑惑、倾听心声、解决问题。学院党政领导也不定期看望慰问学生,特别是在春节、中秋、开学等重要时间节点,通过常态化、面对面沟通,全方位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,切实解决学生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。

三、聚焦核心职责,辅导员扎根社区服务

学院学工办整体入驻一站式学生社区“德匠工坊”,严格执行辅导员谈心谈话、走访宿舍、驻校值班、考勤点名四项社区工作制度。聚焦思政教育、班团建设、应急处置等核心职责,全面掌握学生思想与生活状况,及时帮扶学业困难与经济困难学生。建立“问题受理-分类处置-跟踪反馈”全链条服务流程,年均处理学生事务120余件。同时,强化安全教育与社区巡查,筑牢安全防线;推进文明素养养成教育,引导学生打造特色寝室文化。以“阳光健康跑”、“艺抒年华”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,鼓励学生“走出寝室”积极参与文体活动,提升综合素质,推动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建设。


四、深化多元协同,导师团队赋能社区

学院整合多方育人资源,构建全方位育人矩阵,组建 “1 + 6”社区育人导师队伍。以专职辅导员队伍为核心,邀请离退休党员教师、专业教师、博士团队、心理咨询师、行业专家和知名校友六类群体进驻社区,依托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活动室与楼栋党团活动室,实施“星星点灯”育人工程,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。

离退休党员教师担任思政导师,发挥其在思想引领、成长指导、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,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,推动“三全育人”格局构建。9名专业教师(含7名博士)担任班导师,在专业学习、职业规划、就业指导、竞赛升本等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,助力学生成长。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社团导师,组织丰富社团活动,提升学生专业能力。专业心理咨询师入驻,建设院级心理健康工作站,以“育心.护心.强心”为工作理念,主办“心书笺”、“曼陀罗绘画:心灵赋能之旅”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,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10余场,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送到学生身边,覆盖学生300余人次。校企、校政合作单位的行业骨干与优秀校友走进社区,开展“专家有约”、“工匠进校园”、“校友面对面”等活动,分享行业经验,为学生实习就业、创新创业提供指导,累计受益学生600余人次。



五、弘扬朋辈引领,助力导师伴行成长

学院选聘优秀学生党员、学生骨干担任社区成长助力导师,构建“朋辈引领+自我管理”育人模式,激发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活力。一方面,搭建朋辈互助平台,引导学生共学共进打造温馨且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通过组建“红岩先锋示范班”“建工筑梦团”,实施“雨露计划”,开展理论宣讲、学业帮扶、经验分享等活动,受益学生超700余人次。学院还选派25名学生赴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访学交流,组织交换生计划”经验分享会,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;另一方面,组建“社区安全志愿服务队”,设立30余名“社区—楼栋—楼层—寝室”四级安全员,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为宗旨开展反诈宣传、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,以多方联动强化社区安全教育,共建平安文明社区。










 

©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