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谣言,你信了吗?

作者:周苋茗 发布时间:2024-04-05 点击数量:

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

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亲爱的朋友们一定对这句话不陌生。

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效应——虚幻真实效应。

即:人会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所接触过的信息。

例如:我们的长辈告诉我们说,感冒了,躺在床上,拿厚厚的被子捂着自己,捂出汗来了就好了。

再比如:长辈们常说,吃哪补哪。

这些信息已经被实验明确为谣言,为什么大部分人仍对此抱有相当的信任呢?

因为这些信息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被重复,反反复复地出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之中,便让许多人下意识地认为:这就是“真理”。

在传播学中,这一招也被广泛地应用,我们通常情况下将其称之为广告。

不管信息的真伪,只要让顾客记住这些信息,它便已经成功了。

举个例子,现在网络上有不少营销号将“抛开剂量谈毒性,就是在耍流氓”颠倒成了“抛开毒性谈剂量,就是在耍流氓”。

在这个过程中,被扭曲的不只是这段话本身,还有其所蕴含的逻辑。

“既然没毒,那为什么要限制剂量呢?”

“添加剂这玩意,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,否则,干嘛严格限制剂量?”

亲爱的朋友们,我们暂且不去关注他们在视频里面一些严肃的语气和沉闷的音乐声,这些话术本身的逻辑就漏洞百出。

根据我国国标,蜂蜜中严格限制蔗糖添加量;新老两个国标中,均对火腿肠的含水量有十分严格的限制。

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,蔗糖和水难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吗?

从实际的角度出发,我们限制添加剂量的考虑非常多。

如防止食品掺假,保障食品质量。

或者是为了提高生产环境安全性。

并不是一定因为其有毒有害。

例如限制蜂蜜中蔗糖的添加量,就是为了杜绝蜂蜜的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,使用糖浆勾兑蜂蜜,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。

所以,限制蔗糖的添加根本不是因为蔗糖有毒,而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,和所谓“抛开毒性谈剂量”更是不搭边。

营销号们抱着这样的话术,通过多个账号反复宣传相似的内容,在让受众对自己产生信任之后,再推销自己的“好产品”以攫取利润,随后从消费者的视野里消失,留下一地鸡毛。

所以,亲爱的朋友们,在发觉你所观看的短视频和咨询可能是营销号的时候,使用一些简单的逻辑进行论证,便能够找到一些漏洞,防止自己吃亏上当。

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往往和“信息茧房”密不可分,在接触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,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,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观点。这样即可极大遏制谣言的传播范围,也能够十分有效地防止自己受到欺骗。

 

©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